

EPYC(霄龙)处理器轻松驾驭各种工作负载
无论工作负载需求如何,第四代 AMD EPYC(霄龙)处理器系列能够提供解决之道,助力企业业务快速发展。从通用计算到边缘计算,总有一款处理器可以满足不同数据中心的需求。

优化性能和 AI 处理能力

卓越效率满足所需
AMD EPYC(霄龙)处理器助力打造高能效 x86 服务器,帮助企业有效降低能源成本,轻松达成可持续发展目标。1

安全性
数据安全威胁不断增多、不断演变,平台提供商因此需要保持警惕并提供可靠的支持。AMD EPYC(霄龙)处理器具有全面的安全功能,即 AMD Infinity Guard,在规模不断扩大的 AI 和云应用领域帮助保护您的数据安全无虞。2
性能出色,能效卓越
基于 AMD EPYC(霄龙)9004 处理器的服务器可轻松应对常见的企业和 AI 工作负载,为用户带来焕然一新的使用体验。
- 企业关键运营吞吐量提升约 60% - 保障服务水平3
*SPECjbb®2015-MultiJVM Critical-jOPS,双路 96 核 EPYC(霄龙)9684X 对比参考基准
- 运行 HPC 计算流体力学,产品上市速度提升约 2.1 倍4
*ANSYS® Fluent® 2022 R2 测试案例,双路 96 核 EPYC(霄龙)9684X 对比参考基准
- 系统性能功耗比提升约 2.7 倍 - 降低服务器能源成本5
*SPECpower_ssj®2008 总体 ssj_ops/W 双路 128 核 EPYC(霄龙)9754 对比参考基准 - 每分钟 AI 应用场景总吞吐量提升约 65%6
*TPCx-AI SF30,双路 96 核 EPYC(霄龙)9654 对比参考基准
AMD EPYC(霄龙)处理器性能出色,为现代数据中心的高性能 x86 服务器注入强大动力,在许多行业性能基准测试中屡创佳绩。
- 94 项业务应用世界纪录
- 51 项数据管理和分析世界纪录
- 180 项高性能计算/技术应用世界纪录
- 42 项基础设施/HCI/SDI 世界纪录
- 48 项能效世界纪录
如需查看截至 2024 年 5 月 2 日AMD EPYC(霄龙)系列处理器所获得的全部世界纪录,请访问 amd.com/worldrecords。

该系列处理器可配备多达 128 个“Zen 4”或“Zen 4c”核心,具有出色的内存带宽和性能。 创新的 AMD 小芯片架构成就高性能、高能效解决方案,并且根据不同计算需求进行全面优化。

AI、通用计算和企业计算
EPYC(霄龙)9004 系列处理器
AMD EPYC(霄龙)9004 处理器助您在业务关键应用中加速实现成果。这个原代号为“Genoa”的 CPU 系列带来卓越性能,针对从企业到云的各类工作负载进行了全方位优化。
- 9004F 型号 CPU 单核性能出众,可助您加速处理工作负载。
- 实现数据中心现代化,减少占用空间并降低能耗
- 最大限度降低总体拥有成本 (TCO),同时最大限度提升各种工作负载的性能成果

技术计算
采用 AMD 3D V-Cache 技术的 EPYC(霄龙)9004 系列处理器
采用 3D V-Cache 技术的 AMD EPYC(霄龙)9004 系列处理器(原代号为“Genoa-X”)拥有卓越性能,可助力解决当今复杂的设计与仿真难题。
- 每路可配备多达 96 个“Zen 4”核心和 1152 MB L3 高速缓存,带来突破性的性能
- 加快产品设计速度,降低资本支出和运营支出
- 借助专为技术计算打造的高性能 x86 服务器处理器,更加高效地处理要求苛刻的设计与仿真工作负载。

云原生计算
EPYC(霄龙)97x4 系列处理器
第四代 AMD EPYC(霄龙)97x4 处理器(原代号为“Bergamo”)带来非凡性能、密度和能效,为不断增长的云原生环境提供了优异的计算能力。
- 拥有系统级线程密度,可满足云原生工作负载增长和基础设施整合所需的可扩展性能要求
- 广泛兼容 x86 软件
- 支持快速、无缝部署的完整服务生态系统

云服务、智能边缘和电信计算
EPYC(霄龙)8004 系列处理器
原代号为“Siena”的 AMD EPYC(霄龙)8004 处理器是专门为单路平台设计的高能效 CPU。这款处理器最多可达 64 个“Zen 4c”核心并支持 6 通道 DDR5 内存,并且体积小巧,非常适合空间和功率有限的部署环境。
- 在低至 70 瓦的功耗范围内实现卓越性能
- 经 NEBS 认证并拥有更广泛的应用场景,运行更安静并适合数据中心以外的部署环境
- 专门针对云、电信网络、零售环境或智能边缘进行性能优化
型号规格
- 9004 系列处理器
- 采用 3D V-Cache 技术的 9004 系列
- 97x4 处理器
- 8004 系列处理器
附注
- EPYC-028D:SPECpower_ssj® 2008、SPECrate®2017_int_energy_base 和 SPECrate®2017_fp_energy_base 性能评估基于截至 2024 年 2 月 21 日 SPEC 网站发布的结果。基于 VMmark® 服务器的每台服务器功耗性能比和存储功耗性能比 (PPKW) 的结果发布于:https://www.vmware.com/products/vmmark/results3x.1.html?sort=score。具有最高总体效率结果(overall ssj_ops/W)的前 105 项 SPECpower_ssj®2008 发布数据都来自基于 AMD EPYC(霄龙)处理器的系统。对于 SPECrate®2017 Integer (Energy Base),排名前 8 位的 SPECrate®2017_int_energy_base 系统每瓦性能分数都来自基于 AMD EPYC(霄龙)CPU 的系统。对于 SPECrate®2017 Floating Point (Energy Base),排名前 12 位的 SPECrate®2017_fp_energy_base 系统每瓦性能分数都来自基于 AMD EPYC(霄龙)CPU 的系统。对于 VMmark® 服务器功耗性能比 (PPKW),在双路和四路配对结果中排名前 5 位的结果优于所有其他结果;对于 VMmark® 服务器和存储功耗性能比 (PPKW),总分排名最高。完整列表参见 https://www.amd.com/zh-hans/claims/epyc4#faq-EPYC-028D。有关 AMD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更多信息,请访问:https://www.amd.com/zh-cn/corporate/corporate-responsibility/data-center-sustainability.html。有关 SPEC® 的更多信息,请访问 http://www.spec.org。SPEC、SPECrate 和 SPECpower 是 Standar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orporation 的注册商标。VMmark 是 VMware 在美国和其他国家/地区的注册商标。
- GD-183A:AMD Infinity Guard 的功能随 EPYC(霄龙)处理器的更新迭代和/或系列而有所变化。Infinity Guard 的安全功能必须由服务器 OEM 和/或云服务提供商启用才能使用。请联系您的 OEM 厂商或提供商,以确认是否支持这些功能。如需进一步了解 Infinity Guard,请访问 https://www.amd.com/zh-cn/products/processors/server/epyc/infinity-guard.html。
- SP5-104B:SPECjbb® 2015-MultiJVM Critical-jOPS 测试结果基于截至 2024 年 1 月 4 日 www.spec.org 网站上发布的分数。配置:双路 AMD EPYC(霄龙)9684X(679,119 SPECjbb®2015 MultiJVM critical-jOPS,783,622 SPECjbb®2015 MultiJVM max-jOPS,总计 192 个核心,https://spec.org/jbb2015/results/res2023q3/jbb2015-20230906-01166.html)的 critical-jOPS 性能是参考基准的 1.61 倍。SPEC® 和 SPECjbb® 是 Standar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orporation 的注册商标。请访问 www.spec.org 获取更多信息。
- 结果可能会因系统配置、软件版本和 BIOS 设置等因素而有所不同。请参阅 https://www.amd.com/system/files/documents/amd-epyc-9004x-pb-ansys-fluent.pdf。 注释:2022R2 测试包括 ice_2m、landing_gear_15m、pump_2m、fluidized_bed_2m、f1_racecar_140m、aircraft_14m、aircraft_2m、open_racecar_280m、sedan_4m、combustor_12m、combustor_71m、lm6000_16m、rotor_3m、exhaust_system_33m、oil_rig_7m。
- 结果可能会因系统配置、软件版本和 BIOS 设置等因素而有所不同。请参阅 https://www.amd.com/system/files/documents/amd-epyc-9754-pb-spec-power.pdf
- SP5-051A:运行多个虚拟机实例时,TPCx-AI SF30 生成的工作负载评估结果,基于截至 2024 年 4 月 13 日的 AMD 内部测试。综合端到端 AI 吞吐量测试结果源自 TPCx-AI 基准测试,与已发布的 TPCx-AI 结果不具有可比性,因为端到端 AI 吞吐量测试结果不符合 TPCx-AI 规范。AMD 系统配置:处理器:2 个 AMD EPYC(霄龙)9654;频率:2.4 GHz | 3.7 GHz;核心:每插槽 96 个核心(每插槽 1 个 NUMA 域);L3 高速缓存:384MB/插槽(总计 768MB);内存:1.5TB (24) 双列 DDR5-5600 64GB DIMM;1DPC(平台最高支持 4800MHz);NIC:2 个 100 GbE Mellanox CX-5 (MT28800);存储:3.2 TB Samsung MO003200KYDNC U.3 NVMe;BIOS:1.56;BIOS 设置:SMT=ON,Determinism=Power,NPS=1,PPL=400W,Turbo Boost=Enabled;OS:Ubuntu® 22.04.3 LTS;测试配置:6 个实例,64 个 vCPU/实例,2663 个 AI 应用场景/分钟。结果可能会因系统配置、软件版本和 BIOS 设置等因素而有所不同。 TPC、TPC 基准测试和 TPC-C 是 Transaction Processing Performance Council 的商标。
- EPYC-028D:SPECpower_ssj® 2008、SPECrate®2017_int_energy_base 和 SPECrate®2017_fp_energy_base 性能评估基于截至 2024 年 2 月 21 日 SPEC 网站发布的结果。基于 VMmark® 服务器的每台服务器功耗性能比和存储功耗性能比 (PPKW) 的结果发布于:https://www.vmware.com/products/vmmark/results3x.1.html?sort=score。具有最高总体效率结果(overall ssj_ops/W)的前 105 项 SPECpower_ssj®2008 发布数据都来自基于 AMD EPYC(霄龙)处理器的系统。对于 SPECrate®2017 Integer (Energy Base),排名前 8 位的 SPECrate®2017_int_energy_base 系统每瓦性能分数都来自基于 AMD EPYC(霄龙)CPU 的系统。对于 SPECrate®2017 Floating Point (Energy Base),排名前 12 位的 SPECrate®2017_fp_energy_base 系统每瓦性能分数都来自基于 AMD EPYC(霄龙)CPU 的系统。对于 VMmark® 服务器功耗性能比 (PPKW),在双路和四路配对结果中排名前 5 位的结果优于所有其他结果;对于 VMmark® 服务器和存储功耗性能比 (PPKW),总分排名最高。完整列表参见 https://www.amd.com/zh-hans/claims/epyc4#faq-EPYC-028D。有关 AMD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更多信息,请访问:https://www.amd.com/zh-cn/corporate/corporate-responsibility/data-center-sustainability.html。有关 SPEC® 的更多信息,请访问 http://www.spec.org。SPEC、SPECrate 和 SPECpower 是 Standar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orporation 的注册商标。VMmark 是 VMware 在美国和其他国家/地区的注册商标。
- GD-183A:AMD Infinity Guard 的功能随 EPYC(霄龙)处理器的更新迭代和/或系列而有所变化。Infinity Guard 的安全功能必须由服务器 OEM 和/或云服务提供商启用才能使用。请联系您的 OEM 厂商或提供商,以确认是否支持这些功能。如需进一步了解 Infinity Guard,请访问 https://www.amd.com/zh-cn/products/processors/server/epyc/infinity-guard.html。
- SP5-104B:SPECjbb® 2015-MultiJVM Critical-jOPS 测试结果基于截至 2024 年 1 月 4 日 www.spec.org 网站上发布的分数。配置:双路 AMD EPYC(霄龙)9684X(679,119 SPECjbb®2015 MultiJVM critical-jOPS,783,622 SPECjbb®2015 MultiJVM max-jOPS,总计 192 个核心,https://spec.org/jbb2015/results/res2023q3/jbb2015-20230906-01166.html)的 critical-jOPS 性能是参考基准的 1.61 倍。SPEC® 和 SPECjbb® 是 Standar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orporation 的注册商标。请访问 www.spec.org 获取更多信息。
- 结果可能会因系统配置、软件版本和 BIOS 设置等因素而有所不同。请参阅 https://www.amd.com/system/files/documents/amd-epyc-9004x-pb-ansys-fluent.pdf。 注释:2022R2 测试包括 ice_2m、landing_gear_15m、pump_2m、fluidized_bed_2m、f1_racecar_140m、aircraft_14m、aircraft_2m、open_racecar_280m、sedan_4m、combustor_12m、combustor_71m、lm6000_16m、rotor_3m、exhaust_system_33m、oil_rig_7m。
- 结果可能会因系统配置、软件版本和 BIOS 设置等因素而有所不同。请参阅 https://www.amd.com/system/files/documents/amd-epyc-9754-pb-spec-power.pdf
- SP5-051A:运行多个虚拟机实例时,TPCx-AI SF30 生成的工作负载评估结果,基于截至 2024 年 4 月 13 日的 AMD 内部测试。综合端到端 AI 吞吐量测试结果源自 TPCx-AI 基准测试,与已发布的 TPCx-AI 结果不具有可比性,因为端到端 AI 吞吐量测试结果不符合 TPCx-AI 规范。AMD 系统配置:处理器:2 个 AMD EPYC(霄龙)9654;频率:2.4 GHz | 3.7 GHz;核心:每插槽 96 个核心(每插槽 1 个 NUMA 域);L3 高速缓存:384MB/插槽(总计 768MB);内存:1.5TB (24) 双列 DDR5-5600 64GB DIMM;1DPC(平台最高支持 4800MHz);NIC:2 个 100 GbE Mellanox CX-5 (MT28800);存储:3.2 TB Samsung MO003200KYDNC U.3 NVMe;BIOS:1.56;BIOS 设置:SMT=ON,Determinism=Power,NPS=1,PPL=400W,Turbo Boost=Enabled;OS:Ubuntu® 22.04.3 LTS;测试配置:6 个实例,64 个 vCPU/实例,2663 个 AI 应用场景/分钟。结果可能会因系统配置、软件版本和 BIOS 设置等因素而有所不同。 TPC、TPC 基准测试和 TPC-C 是 Transaction Processing Performance Council 的商标。